01
政策动态(11月11日)
台官员:禁止台积电在海外生产2nm芯片
据《台北时报》报道,台湾地区“经济部长”表示,虽然台积电可以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建造先进的晶圆厂,但它不能将其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转移到海外的生产设施,因为它们受到台湾地区法规的保护。也就是说,台积电不能在美国使用其 N2(2nm 级)制造技术制造芯片,而这些生产节点是其最新的节点。“由于台湾地区有相关法规保护自己的技术,台积电目前无法在海外生产 2nm 芯片”,台北时报报道。“虽然台积电未来计划在国外生产 2nm 芯片,但其核心技术将留在台湾。”
台湾地区法规要求台湾的芯片制造商在其海外工厂仅使用上一代制造工艺制造芯片,从而将最先进的技术保留在台湾地区。也许,这个部长有点过于谨慎,因为台积电在美国的 2 纳米级生产能力生产设施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建成。然而,他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台湾希望台积电将其领先的工艺技术留在台湾地区。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这些法规旨在确保台湾地区,尤其是台积电,仍然是世界领先的芯片设计商的关键业务中心,这些设计商需要领先的工艺技术,而这些设计商恰好都来自美国。
点评:在新竹的一个论坛上,台湾半导体工业协会 (TSIA) 理事长保证,台湾地区和美国之间的长期合作不会因政治变化而中断。尽管可能需要进行某些调整,但核心合作伙伴关系仍然保持稳定和持久,就像几十年来一样。此外,台湾地区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而这些领域目前是外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该行业和政府正在努力吸引外国合作伙伴在台湾建立设计和材料中心,从而加强其半导体生态系统,这是增强台湾在全球微电子供应链中重要性的另一种方式。
02
政策动态(11月11日)
三星7nm也将停供中国大陆!
据中国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美国出口管制措施进一步升级,不仅传闻台积电将因遵循规定而停止向中国大陆的非消费类AI芯片客户提供7纳米制程产品,三星也同样受到限制,无法承接相关订单。
报道指出,市场普遍认为,这一升级措施几乎确定了中国大陆市场的AI/GPU及ASIC特定厂商在短期内将无法获得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的产能。此外,英特尔受其旗下IFS业务同样受到法规限制,无法为相关厂商提供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被曝已向所有中国大陆AI客户发出通知,自11月11日起,将暂停供应7纳米及更先进制程技术的产品。与此同时,三星的晶圆代工部门也向客户发布了类似的通知,这些消息已在业界引起广泛讨论。
点评:虽然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在7纳米制程上已有一定进展,但由于良率较低,实际产出有限。即便不计成本采用DUV(深紫外光刻)技术生产,但在AI与GPU应用领域,商用客户的投片意愿并不高。因此,台积电和三星此次因法规限制而暂停接单生产,无疑对中国大陆AI/ASIC厂商的运营构成了大的打击。
此外,若此消息属实,对三星而言也将是一记重创。原因在于,三星在7纳米及更先进制程技术领域原本就缺乏欧美大客户支撑,而其4纳米、5纳米、7纳米产能的很大一部分订单正是来源于中国的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三星目前第一代3纳米制程(良率约为60%)的唯一大客户正是一家中国的加密货币ASIC芯片厂商。然而,随着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实施贸易限制,三星也因此痛失部分中国客户,这无疑加剧了其面临的挑战。
03
市场动态(11月12日)
中芯国际: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中芯国际近期发出警告,指出成熟制程芯片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持续到2025年。这一行业动态反映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当前面临的挑战。自2022年底以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复苏一直相当艰辛,当时疫情导致芯片大规模短缺,最后演变成供应过剩,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许多终端用户,仍持续应对库存过剩的情况。中芯国际联席CEO在公布第3季财报的同时坦言,中芯的产能利用率徘徊在70%左右,远低于85%的最佳水平,显示「产能严重过剩」。即使这种情况没有进一步恶化,也不太可能明显改善。
目前行业处于寒冬的末期,正在小幅回暖,仍有待全球经济的复苏与杀手级应用的出现。需求分化,中国市场显现支撑能力。虽然全球销售额整体向好,但从应用市场来看,需求存在结构性分化。一方面,AI需求仍然强势;另一方面,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库存调整仍在继续,周期性复苏仍未到来。中芯国际计划扩张功率器件的产能布局,主要是面向汽车和工业的场景,这可能是公司在产能过剩背景下寻求新增长点的战略举措。
点评: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现象,产能过剩往往是行业高速发展后的自然调整。当前的过剩可能是由于之前对芯片需求的高估以及全球经济变化导致的供需失衡。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应用的出现,如AI、5G、物联网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吸收过剩产能,并推动行业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此外,中芯国际正在加速布局功率器件产品,以支持汽车工业和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这表明公司正在积极应对产能过剩的挑战,并寻找新的增长点。总的来说,虽然短期内行业可能面临压力,但长期来看,半导体行业仍具有发展潜力和调整能力。
04
企业动态(11月12日)
台积电批准近155亿美元拨款,用于建新晶圆厂和先进节点产能
台积电在其最近的董事会上批准了约154.8亿美元的拨款,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新晶圆厂的建设、晶圆厂设施系统安装,以及先进工艺节点产能的部署,确保公司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技术领先。此外,这笔拨款还包括了2025年的研发资本投资、持续资本支出和次年的资本化租赁资产,显示出台积电对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投资。同时,台积电还计划在台湾地区市场分次募集不超过600亿新台币(约合18.5亿美元)的无担保普通公司债,用于支持产能扩张和污染防治相关支出,这进一步体现了台积电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对产能扩充的需求。为应对AI相关强劲需求,预计2024年资本支出将略高于300亿美元,而2025年的资本支出有望超过2024年,台积电正在为未来的增长和扩张做准备。
点评: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台积电在半导体行业中的雄心和承诺,也反映了其对全球高性能计算和移动设备需求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领域。台积电的技术发展路线图显示,公司计划到2025年量产采用Nanosheet(GAA)新技术研发的2nm节点,这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制程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台积电的这一资本预算也显示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通过新晶圆厂的建设和先进工艺节点的部署,台积电将继续扩大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并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台积电的这些投资和筹资活动将有助于其保持领先地位。
05
国内(11月11日)
总投资330亿元,北京电控将在亦庄建12寸晶圆厂
北京电控发布公告,宣布将在亦庄建设一座12寸晶圆厂,项目总投资330亿元,规划产能为每月5万片。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厂房建设并启动设备搬入,2026年底实现量产。2024年至2026年的规划投资分别为60亿元、96亿元和88亿元。
该项目旨在提升北京电控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加速国内高端芯片的自主生产能力。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日益迫切,北京电控的这一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国内芯片供应紧张的局面,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06
国内(11月12日)
盛美上海拟募资45亿元用于测试平台建设和设备迭代研发
大半导体产业网消息,盛美上海11月1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受理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申请的通知》。
盛美上海在公告中提到,“研发和工艺测试平台建设项目”将借鉴国际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设立自有工艺测试试验线的经验,利用公司已有的工艺测试洁净室模拟晶圆制造厂生产环境,配置必需的研发测试仪器以及光刻机、CMP、离子注入机等外购设备,并结合自制的多种工艺设备,打造集成电路设备研发和工艺测试平台,以完善公司研发测试环节的产业布局,提升研发测试能力,为公司产品从研发到定型提供更加完善的测试配套服务。
“高端半导体设备迭代研发项目”主要通过购置研发软硬件设备,配备相应研发人员,针对公司已形成设备整体设计方案的项目开展进一步迭代开发,保证关键技术和装备具有差异化的全球自主知识产权,助力公司扩大中国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
07
国内(11月13日)
国台办回应台积电停供中国大陆芯片
11月13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称,台积电已答应美方要求从11月11日开始暂停向中国大陆客户供送相关芯片。对此有何评论?国台办发言人表示,推进两岸产业合作有利于两岸企业发展,增进两岸同胞民生福祉。有关报道再次证明,美国打“台湾牌”,升高台海紧张局势,目的是“以台遏华”。而民进党当局妄图“倚外谋独”,一味随美起舞搞“脱钩断链”,给两岸有关产业合作设置越来越多的人为障碍,最终损害的是岛内企业的利益,削弱的是台湾地区相关产业的优势,让台湾地区进一步错失产业发展的机遇。
此前有消息称,台积电已经向目前所有中国大陆AI芯片客户发送正式电子邮件,宣布自11月11日起,将暂停向中国大陆AI/GPU客户供应所有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芯片。另一位知情人士指出,关于进一步对大陆先进制程的管控,美国相关人士上周五便赴台展开探讨。而近期则不断有大陆AI相关IC设计公司收到台积电邮件,通知将于11月11日暂停供应7nm及以下制程芯片。